当张艺谋导演痛心疾首地告诫大家不要去观看介绍电影的短视频的时候,其实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文化快餐时代。在这个快餐时代中,全世界最著名的麦当劳追随者即将入主白宫,人们因此纷纷传言以后的美国国宴可能都将是一视同仁的汉堡包。当然,也有很多人会觉得汉堡包和可口可乐应该是这个星球最平等的食品和饮料吧,因为监狱囚徒喝的可乐与总统喝的可乐,应该并没有什么特供版与平民版之间的差别。
类似这样的对比也可以去联想一下遥遥领先的智能手机。自从苹果手机出现以后,电子产品就没有什么奢侈品的属性可言了。除非有人愿意花更多的钱买一个纯金制作的手机壳,否则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电子产品就跟汽水饮料一样,都已经做到了真正的平等。都是沙子做的晶片,不会为了某些权贵特制一种芯片,除非有人想放弃手机而使用传呼机。当然,那条令人匪夷所思的传呼机爆炸新闻也让人感到了科技面前的人人平等,有的时候科技的普及除了带给人们便利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消费习惯的改变。
一个很有意思的收视现象,便是那些被各种短视频介绍过的电影,都是很热门的电影。各种充满特效镜头的是首选,那些不一定需要去电影院去看的电影,其实短视频也懒得介绍。毕竟这个年代除了电影宣发需要花钱以外,流量更需要花钱。以前各大国营电视台也做过类似的事情,1989年由著名演员刘晓庆主持的电视栏目《世界电影之林》,应该是中国大陆最早拿全球优秀电影的简介当内容的电视节目。那个时候没有加入国际版权组织的各种媒体,当时大家非常喜欢的外国文学杂志《译林》,可以在杂志上完整刊登一部国外的畅销小说,非常符合当年那种对知识的渴求犹如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的阅读冲动。
加入WTO之后,大家都开始变得规范了,电视台也就开始打擦边球,播放在两三分钟之内可以不需要购买版权。江河日下,当电视台变成购物频道之后,手机短视频开始大张旗鼓地做内容了。吃惯路边摊之后再去吃席,回到家总会抱怨还没吃饱。所以那么多导演那么多演员那么多摄影那么多灯光,还有那么多的钱,最后都在十分钟之内的碎片时间之内消化了,你说影视行业冤不冤呢?
还有很多沉迷在AI视频里面的文艺爱好者,觉得自己可以用机器做首歌做个视频,然后就可以取代好莱坞了,那真是非常的幼稚!毕竟由用户提供内容的UGC也就是一个自娱自乐的水平,真是需要用户花钱购买的话,只能说距离还是非常的遥远。
但是这样的形式鼓励了很多半吊子的爱好者去前仆后继,如果这样的二把刀都可以占据主要市场,那么那些科班出身的导演或者编剧,都应该非常后悔自己还花了人生最美好的四年时间去苦读寒窗。其实科技和文化的关系,过往20年的互联网发展历史都清楚地告诉人们,在互联网技术逐步普及的今天,人们学习外语、学习乐器以及学习各种体育运动的时候,依旧非常依赖每个人的肌肉记忆,这个记录实在是太让技术鼓吹者汗颜。
当然现在也看到很多国产电影用了很多很多的网络流行金句,并且购买了很多的全球著名歌曲做电影音乐,但是如果没有更多的表演艺术在里面,没有更多的情节力量在里面,我们为什么要花钱买票去看一个类似抖音拉片一样的室内剧到电影院去看呢?
谈起那些让人终身难忘的音乐,我想华语电影中做得最好的还应该是王家卫导演,在他的电影《2046》大量运用梅林茂的音乐,让时代的列车轰轰烈烈的开过去,留下陷入深深思考的我们。还有他在电视剧《繁花》里面采用了大量80年代90年代的香港劲歌金曲,音乐响起的时候,电视机前观众一片泪水模糊,这就是好音乐的魅力。我的朋友告诉我,他觉得张艺谋导演在电影《有话好好说》里面使用英国宠物店男孩的GO WEST,要比贾樟柯导演在《山河故人》里面女主角使用这支舞曲在雪中跳舞的场景更加的自然。当然有人会说煤城乡愁的小镇青年与西方摇滚青年的一路向西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想到那些年的录像厅文艺生活的过往,就如同我们对于餐桌礼仪的向往一样极为正常。
当各种成功人士都学着好莱坞大片的样子在衬衫领口处塞进一块餐巾布的时候,我们也开始学习吃西餐了。这种难忘的经历就好像一个时尚派对的请柬上非常清楚地注明了Dress Code一样,但是依旧有卓尔不凡的时尚人士拎着一个菜篮子进来。总之这样的社交博弈让各种娱乐记者忙个不停,但是人们似乎都会想起一种基本的游戏规则的约定俗成。就好像一个在瑞士为期五天的欧洲餐饮艺术课程,需要盛惠6000美元,然后课程包括菜单规划、英式餐桌布置和法式餐桌礼仪等课程模块。学员们需要仔细记录各种在高科技公司以及金融公司等领域的聚会上的细节,并且尽快熟悉那些关于葡萄酒搭配以及餐具的摆放工作。
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学员来是为了掌握外国文化而参加这个不算便宜的礼仪课程,这个课程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帮助学员们了解了文化、习俗、传统和礼仪的多样性。而其他的学员则希望他们优雅的举止可以赢得同事的尊重,并且在未来的职场生涯得到提升。其实这些课程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并没有因为互联网时代的文化迭代而发生本质的改变。学员们被告知在用餐结束之后,他们可以把亚麻餐巾放在右边(这是法式餐桌礼仪)或左边(这是英式的餐桌礼仪)。但是在其他方面,学校必须做出调整。课程为了更加适应专业人士,变成全年提供课程,客户可以在他们的年假期间参加。这是一个顺应市场的要求,但是对于那些希望得到晋升的新人来讲,这是一个抓手,一个显得更加极为紧迫的升职过程。
但是有意思的事情就在这种培训班大行其道的时候,在日本发生了关于石破茂首相“吃相太太难看”的媒体非议,而引来的各种批評。但是必须要澄清一点的就是,日本媒体所说的“吃相太难看”,并不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政治人物发生的各种台底交易,或者说因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索取回报而显得过去贪婪的弦外之音,日本媒体关于日本首相的“吃相太难看”,仅仅还是停留在字面的意思。当日本的社交媒体上开始流传一组几年前首相在饭局上吃饭的照片,在图片中石破首相将食指抠在碗上的方式拿碗,还有他把筷子当作刀叉一样拿起来吃鱼,还有就是他在用餐的时候用肘部撑在桌子上,也就是说他把手臂放在了桌子上面。
而这些照片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众多的批评,在各种失望之中,很多人认为“撑肘用餐这样的事情,我是绝对不会做的,这实在是太令人遗憾了。”“在我小時候这样的拿碗,是曾经被父母打过手心的!”“居然连这种非常基本的用餐礼仪都没有学会的话,他怎么会有资格担任日本的首相呢?”总之民间的各种失望延绵不断。
这位日本首相的父亲曾经担任过国会议员以及鸟取县知事,而他的母亲则是一名语文老师,他还有两个姐姐。人们都觉得这样一个家境不错的男性,应该会有人教授过他的餐桌礼仪吧?所以很多民众的猜测就走向了另一个方向,他会不会在小时候就被母亲和两个姐姐宠坏了呢?总之一个在国会被提名的新首相,在未来还需要跟在野党展开合作,但是面对一个连用餐礼仪都没有学会的首相来说,在野党会跟他展开合作吗?
而更有意思的是他在政治上的恩师,也是中国人民所熟悉的田中角荣先生,也只是小学学历,并且吃饭的时候也是很不讲究餐桌礼仪,而当时的日本媒体则是用另外一种眼光友善地说田中首相非常地接地气。但有趣的事情就是,在石破首相很低支持率的时候,与当年非常具有人气的田中首相就不能相提并论了。总之这次从日本媒体上看到民众由于餐桌礼仪而对时任首相产生非议,也说明了日本的餐桌礼仪在今天的日本民众眼里还是非常重要的。譬如不能自己倒酒、辈份低的晚辈负责分发餐具、分食料理的时候一定要剩下最后一块等等不言而喻的潜规则,让很多在职场打拼的年轻人需要在有上级以及前辈在场的时候注意自己的用餐礼仪。有的时候这些年轻人由于过分注意礼仪,甚至都想不起来自己吃过了什么。总之这种约定俗成的礼仪一直是日本的一种金科玉律,这也是一个社会重视传统礼仪的细微末节体系。
不过比起我们日常朋友圈各种吃哭了以及吃到扶墙而出的极度夸张,其实已经跟吃相没有什么关系了。因为每一次的吃撑了都是让身体内部运作乱作一团的操作,除了加重新陈代谢的紊乱之外,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以及血脂的上升都是各种吃撑之后的代价。
也许这个时候会感同身受为什么美国人民那么喜欢麦当劳餐厅了,忘记那个最有名的麦当劳餐厅的追随者,其实更多时候大部分的消费者都可以在麦当劳用餐的时候不需要遵守任何的准则,没有那种西方礼仪教程中的餐桌礼仪额束缚,也没有肘部支撑的禁忌,甚至没有规定是该用刀切汉堡还是用手撕汉堡,总之当客人伸手拿东西狼吞虎咽的时候,所有的餐桌礼仪都消失了。金拱门代表着未来,代表着更多的便利,也代表了美国的文化,以及那些每天吃汉堡喝可乐的亿万富翁巴菲特们一辈子的固定餐饮形式,
在追求更多便利的消费主义的道路上,今天这样一个互联网社交媒体时代,旧的礼仪规范正在适应21世纪的新需求,年轻人会将现代化的惯例与历史悠久的传统融为一体。便利性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卖点,即便人们去一间有米其林指南加持的餐厅,或许半个小时就可以拿到一份获得米其林推荐的简单套餐,然后扫码就可以在五分钟左右完成便利店的购买。年轻人或许在交友网站上几秒钟就会确定晚上跟谁一起约会,或者一起完成人生的一次挑战。总之那些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代表着先进与全球化美好的美式连锁餐厅,已经成功地绕过了各种跟文化有关的细节,直接变成了嘈杂厨房的电脑点单程序中的一份交易。那些不需要与人交往,或者说也不想与人交往,独自坐在角落里面用肘部撑着台面大口吃完一个汉堡的陌生人,那些冷漠的餐厅也就是让人们填饱肚子的地方,在这个过去曾是美国文化的商业代表的餐饮机构,随着各种仪式感的消失殆尽而变得支离破碎。或许在三十年前,在这些全美式的炫目灯箱照耀下可以品尝到一种一直期待的美食,但是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一种衰落的象征。
而更多的前往餐厅就餐的客人是非常讨厌看到小孩子在餐厅里乱跑、尖叫以及弄得一团糟,开心的孩子们破坏了餐厅的氛围。而一个体面的餐厅本来是为忙碌了一天的成年人提供一丝慰藉的避难所,尤其是考虑到对他们现在的收费。当然如果客人留下一片狼藉而需要人工作人员清理,那么就慷慨地塞给前厅经理小费吧,否则就随它去吧!当然还有人对于餐厅里面出现的宠物而大惊小怪,那些出来遛狗的主人总觉得他们的狗要比整个餐厅的客人都要重要,当然他们也会事先询问是否带宠物进来,人们对于狗狗感到大惊小怪,看着它们在狂叫或者散发着特有的臭味,然后在这样一个本应该宁静优雅的餐厅里面让人性化变得兽性大发。总之更多的年轻人都不太会介意宠物的进入,因为他们在餐厅里面看到太多的谈论家长里短的聒噪以及各种笑给大家听的社交达人们,还有各种坐在一条长桌两侧好像要参加一个拉拉队考试一样的员工聚会,他们恨不得把整个餐厅都变成他们的誓师大会,可惜他们的预算也仅仅安排了一些他们认为比较重要的员工参加,否则一屋子打了鸡血而欢呼的销售人员,要比那些乱吠的宠物更加令人心烦意乱。
从餐厅的客人宽容再联想到电影院里面的种种不合时宜的观影行为,应该已经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宁愿观看社交媒体短视频里面的电影拉片,都不愿意去一个经常会张牙舞爪的公共场合一起呆上一个半小时或者两个小时。或许的确不值得去电影院观看一部可以通过平板电视机就解决的室内剧,或许有人根本不想跟一个密闭空间内的陌生人去感同身受。此时我的眼前浮现出《天堂电影院》里面那些美好的观影场景,俱往矣。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编辑邮箱:zhen.zhu@ft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