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化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英中文化对比之十:中式紧绷VS英式松弛

何越:大体而言,中国人内心和外表都相对紧张;英国人则相对松弛。大陆华人社会急需采取措施,改变我们是“英国沉默一族”的陈见。
2024年12月27日

英中文化对比之八——欣然谈中西恐惧的文化对比

何越:英籍华裔作家薛欣然区分了“恐惧文化”与“文化恐惧”,她表示,用30年的时间去打开中国人心灵之门上的那把千年锈锁似乎太短促。
2024年12月6日

英中文化对比之五:平等vs.等级

何越:英国的平等,其推手是基督教,中华的等级制度,推手则是儒学。分权是实现平等的前提;权力高度集中,只能继续固化等级制度。
2024年11月4日

英国BBC庆祝“谭荣辉出镜40周年”——为何炒锅成为英国高级文化?

何越:为何一口在中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炒锅,会成为谭荣辉被英国人热爱与尊重的象征物?我花了很多年,才能明白背后的原因。
2024年5月24日

英国游客如何疯狂追逐阳光?

何越:刚刚结束在土耳其海边的复活节假期,令我再次领略了英国人对阳光沙滩的疯狂:当土耳其人穿着夹克避寒时,英国游客在泳池里戏水。
2024年4月10日

牛津文学节里的中英互动

何越:通过这次在牛津文学节的体验来看,英国对中国严肃的政治气场并非铁板一块,政治以外的各行业自由度仍然很高。
2023年4月7日

古罗马与英国两次结局迥异的文化交融

何越:18世纪的英国是发明创造的年代,并实行了“文化拿来主义”,而英国追从最深最陶醉的,是古罗马风格。
2021年8月6日

向英国人讲好中国故事之前,先明白中英文化差异

何越:先要先了解英国的历史与现在,大到国家政策,小到吃喝拉撒。然后再和英国人讲中国故事,就能相对容易。
2021年2月18日

英国人如何看待死亡与葬礼?

何越:目睹一次葬礼仪式后,我上网查询,结果证明了我的观察:英国葬礼已由从前的哀悼,演化成了现代的“庆祝逝者的一生”。
2021年1月18日

英国剧院陷入黑暗时代

平常年份,英国剧院每年吸引数千万人观剧,创造可观门票收入,并为整体经济及社会凝聚力作出贡献。然而新冠疫情使所有剧院陷入苦撑境地。
2020年8月28日

口罩背后的中英价值观差异

何越:疫情下英国并未建议戴口罩。因为社会总体信任程度的巨大差距,很多英国人无法明白中国人的口罩安全依赖感。
2020年3月6日

英国寄宿学校面临身份危机

寄宿学校是英国文化的标志性特征,由于学费涨价和人们教育观念变化,其国际学生比例不断提高,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学生。
2019年11月12日

我认识的英国人如何看待巴黎圣母院火灾?

何越:受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最重要的理念影响,我先生马克斯才会说出“幸好没出人命,毁了可以重建”这样的评价。
2019年4月19日

默林娱乐的中国式“惊魂密境”开幕

默林娱乐最大的市场是英国和美国,但它已经在中国开设了11座休闲娱乐场馆,并计划在中国开设多座乐高乐园。
2018年10月29日

在过激的世界中坚守礼仪

蒂尔尼:礼貌要求我们友善对待彼此。最近去世的莱昂纳德•科恩是好榜样,在他身上,礼仪和道德浑然天成。
2016年11月30日

也谈英国的保守主义

政治学者寒竹、李世默:张力奋先生在近日发表的文章中建议中国应当借鉴英国保守主义思想,这种建议对急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确有积极意义。但我们认为,张先生理解的英国保守主义并非本来意义上的保守主义,他文中的一些见解甚至与保守主义精神相左。
2015年10月26日

中国应向英国借鉴“进化论”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张力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今晚抵达伦敦,对英国作国事访问。英方以“最红的红地毯”迎候习近平,双边关系进入“黄金时代”?在两国签署巨额经贸合同之际,英国可以“出口”的还有一件特殊之物——“保守主义”理念与社会平稳进化之经验。
2015年11月25日

英式英语从未没落

FT专栏作家斯卡平克:当年美国作家门肯认为英式英语将败给美式英语,他错了。美国的确在许多方面超过英国,但那些靠英式英语谋生的人依然过得很好。
2015年2月28日

英国流行文化为何风靡全球?

FT专栏作家库柏:英国人讨厌孩子,常把孩子送到寄宿制的男校或女校,因此英国年轻人特别叛逆——这也许能在部分上解释英国流行文化为何一度风靡全球。
2010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