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柏林晨报》刊登了德国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Oliver Blume)的访谈录,题目是《未来是电动的》。布鲁姆为大众汽车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1.德国市场
在接受采访时,记者尖锐地向布鲁姆提问道:“去年,电动汽车在德国遭遇挫折,部分原因是框架条件不够吸引人。这算是挫折吗?大众汽车是否需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发展方向?”
布鲁姆坚定地回答道:“世界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大相径庭。不仅是中国,一些欧洲国家也非常重视电动汽车。在那里,进展都很顺利。我们的战略已经确定:未来交通是电动的。”
记者这里提到的“去年,电动汽车在德国遭遇挫折”并非空穴来风。就在登载上述访谈录的同一版面上,一篇报道称,德国向电动汽车的转变停滞不前:这是科堡保险集团(HUK Coburg)在其电动汽车晴雨表中得出的结论。2024年,每100 位车主中甚至只有 4 位从内燃机转向电力驱动。在第四季度,转换率甚至跌至0.1%,这是自 2020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而布鲁姆在回答时,不仅提到中国,而且还指出,“一些欧洲国家也非常重视电动汽车。在那里,进展都很顺利”。这里可以特别提到挪威。据报道,挪威电动汽车占比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去年在挪威售出的新车中,每10辆中就有9辆是电动汽车。据挪威公路联盟(OFV)公布的数据,去年该国销售的新车中,88.9%是电动汽车,高于2023年的82.4%。在某些月份,纯电动车的销量甚至高达98%,燃油车销量几乎归零。
不仅布鲁姆认为未来是属于电动交通的时代,德国汽车研究中心创始人费迪南德•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öffer)此前就已表示,要摆脱危机,就必须有明确的前景,为制造商提供长期的框架条件,为电动汽车购买者提供购买激励措施,并且像中国多年来的情况那样,对电池电动汽车作出明确承诺。(见《德国汽车工业能否恢复昔日荣光? 》,FT中文网 2024年11月21日)。
这位有德国“汽车教父”之称的著名汽车经济专家还表示:“我们需要全新的战略,全新的政策。”他称,这是德国重新站起来的唯一途径,从而为德国汽车工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当然,布鲁姆也强调指出:“不仅是长途干线,城市也需要可靠的充电基础设施。在这方面,其他国家比德国走得更远。这同样适用于优惠的电价和总体维护成本。此外,我们还呼吁国家提供资助。”
而就扩建充电基础设施而言,早在去年8月,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Hildegard Müller)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呼吁道: “为了重振这个国家的电动汽车产业,最重要的就是充电点、充电点、充电点和充电网络、充电网络、充电网络!”
穆勒还不得不遗憾地表示,德国三分之一的城市还没有公共充电点,近四分之三的城市还没有安装快速充电点。
这位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还向媒体表示,汽车行业现正面临“大规模转型,并正以令人印象深刻的创新实力和决心应对这一转型”。
在接受采访时,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布鲁姆也表态道:“如果我们在德国与即将选出的联邦政府一起迎头解决这些问题,并为客户提供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那么市场将会迅速回暖。一个积极的方面是,我们在欧洲的电动汽车订单几乎翻了一番。在欧洲,我们当仁不让地成了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者。”
2.中国市场
在谈到中国市场时,记者首先问及的是:“危机四伏,竞争激烈,需要迎头赶上:您对大众汽车重夺中国市场份额的信心有多大?”
布鲁姆回答道:“开发新产品。”同时指出:“在电气化、数字化和自动驾驶方面,中国市场充满活力。这种‘中国速度’引领着发展速度。大众汽车集团也正视这一点”,并称:“我们首先关注的是我们的车型系列,以便更快、更有效益地将新车型推向市场。完全根据中国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进行定制。此外,我们还以‘在中国,为中国 ’为原则制定了新的中国战略。”
在上述谈话中,布鲁姆还特别指出:“因此,中国市场的形势是我们与中国区负责人拉尔夫•布兰德施泰特(Ralf Brandstätter)立即着手处理的最重要任务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3年4月,布鲁姆这里提到的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布兰德施泰特(中文名贝瑞德)就已明确指出:“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是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战略的核心。”
在2023年上海车展开幕之日,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媒体中心还报道称,为强化“在中国, 为中国”的研发实力, 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投资约10亿欧元,建立聚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与采购中心,新公司将落户合肥。
但从布鲁姆的访谈中可以看出,此后的步子迈得更大。当记者问道:“这是否意味着,现今在中国不仅为中国制造汽车,而且还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汽车?”时,布鲁姆回答道:“正是如此。为此,我们投资约 35 亿欧元在合肥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约 3000 名中国软件工程师和开发人员正在那里开发最新一代的智能电动汽车。”
在访谈中,布鲁姆还特别指出:“中国人擅长开发应用软件,如语音识别。中国人希望减少手动操作汽车的次数, 更多地使用语音控制。”看来这就为研发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此,这位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声称:“我们最早将于今年推出首款全新奥迪车型。随后,大众汽车将于2026年发起车型攻势。”
布鲁姆充满自信地说道:“我们已经确定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并开始付诸实施。”从布鲁姆这番表态来看,他对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布局颇为满意,并充满信心。
3.美国市场
就美国市场而言,记者所提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大众汽车一直在努力加强其美国业务,以便与中国市场之间保持平衡。美国新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墨西哥和加拿大产品征收关税,这在多大程度上打乱了你们的计划?”
这里应先谈一下记者提及的特朗普对墨西哥和加拿大产品征收关税一事。早在去年11月6日特朗普胜选后,11月25日,特朗普就曾发帖威胁称,上任首日将立即签署一系列行政命令,其中一项是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所有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对来自中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则加征10%的额外关税。
1月20日,在就任第47任美国总统的当天,特朗普就已表示,计划从2月1日起对所有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征收25% 的关税。2月1日,特朗普签署关税令,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 两天后,他又签署行政令,暂缓实施该关税令30日。
《柏林晨报》去年11月28日曾刊登过一篇标题为《汽车制造商对特朗普惩罚性关税的担忧》,副题为《大众汽车等公司担心成为美国未来总统的目标。这对德国经济意味着什么?》的文章。
该文提到,到目前为止,美国是德国产品最重要的买家。德国 10%的出口产品销往美国。而德国批发、外贸和服务协会(BGA)并指出,威胁要对墨西哥商品征收 25% 的关税将对德国汽车工业造成沉重打击,其中一些企业(如大众汽车)在墨西哥设有工厂和供应商已有50 年的历史。德国企业在墨西哥雇用了 20 万名员工。
在这次访谈中,布鲁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避免谈及特朗普加征关税对大众布局的影响,而是强调称:“北美市场对我们来说举足轻重。它是我们增长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我认为,为了使大众汽车集团的业务更加灵活和稳健,在所有地区建立稳固的立足点极为重要。”
随即,布鲁姆以保时捷为例,指明了集团的发展方向:“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以这样一种方式发展保时捷,使其业务目前建立在四大支柱上:欧洲、北美、国外和中国。这也是我希望大众汽车集团发展的方向。”
布鲁姆还称:“我们在美国市场拥有巨大的机遇。集团目前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为 4%,但大众品牌的份额仅为2.5%。”他同时指出:“一个积极的迹象是,大众品牌去年在美国的增长超过了15%。这表明美国消费者对大众品牌的亲和力很高。奥迪将发起产品攻势,保时捷在美国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
由此可见,虽然面临美国关税的挑战,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布鲁姆依然把希望寄托在美国市场的强劲增长上。
从目前来看,大众汽车集团正面临诸多挑战。2024年圣诞节前夕,大众汽车与工会经过艰苦谈判才最终达成协议,不会关闭工厂,但将在未来对德国业务进行全面改革, 包括至2030年将裁去逾3.5万员工,并大幅削减产能,以期重新获得竞争优势。
在访谈中,布鲁姆也表示:“这将使我们长期拥有扎实的基础。谈判的结果是艰难但必要的削减,同时也是适当和公平的。现在将着手工作,同心协力落实共同达成的协议。”
一旦布鲁姆在上述访谈中所设定的各项目标均得以实现,德国汽车工业的龙头老大——大众汽车集团有望重拾昔日荣光。
(注:作者袁杰博士是旅德中国学者。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